Translate
信仰培育

大學的時候,我主修產品設計,在玩具設計的科目中,學習到所有動物以及人類,玩耍是本性、遊戲是自然的事,是建立關係及成長的必要「活動」。貓狗等會以摔跤、追逐等方式玩耍,而孩子也需要從遊戲中學習與人相處,及明白一些難以說明的、深奧的道理。然而,環境也非常重要,在「園藝治療」中,提及「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的兒童,原來在園藝治療中稱為「大自然缺乏症」。因為城市人生活在狹小的空間,甚少有讓孩子走動及接觸大自然的機會,因此讓孩子「生病」。「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在園藝治療活動的過程中,其實同樣可以專注及維持學習。另一研究指出,在兩間四面牆的房間中,一間貼上印有植物的海報,另一間沒有貼上,兩間房間的病人,前者會康復得更快。由此可見,人與大自然有一種微妙的關係,是與生俱來神安置在人裏面的,人需要大自然。

 

老一輩較清楚大自然的重要,因為他們大多曾當過漁民、農民。聽我父母說,他們小時候香港未發展,成長都是在山澗、溪澗、田間,捉草蜢、捉魚、炸牛屎是兒時的遊戲,樹枝、石頭、草、葉是玩具。大自然是人類最基本、最原始的遊戲空間,也可以建立孩子的創意,因為他們要自己創作遊戲,建立規矩。也許我媽媽知道這道理,從小沒有給我們買玩具,只給我們紙、筆、膠紙等基本材料。因此,我與我的玩伴——哥哥和妹妹自己製作玩具。我們更參考「掌門人」的遊戲,哥哥做主持,我跟妹妹比賽,是很美好的童年回憶。雖然小時候會因為沒有買玩具而向媽媽抱怨,卻感恩她建立了有創意的我。父母的心態,往往決定孩子的「身心靈健康」。為了追趕起跑線,新一代家長往往比較多為幼兒及兒童安排密密麻麻的時間表,經常補習及學習技能。然而,給孩子適當的遊戲時間,例如:行山、露營、觀星等,都是很好的活動。也許父母自己也很少休閒的時間,忙於工作,然而有質素的家庭活動、戶外活動、遊戲,對孩子的成長也非常重要。

 

上一次提到,由創造及安息神學的角度,人妥善管理與培育大自然,是神和人及大自然三者復和關係的展現。基督的拯救,是神為了維持祂的創造,關係復和,讓所有受造物得以享受在神裡面的安息,這也是安息日的意義。因此,我們當讓孩子成為他們應該有的樣式,玩耍是童年基本的生活。大自然是我們的「老師」,看看大自然,我們可以從中明白及認識神的奧秘及偉大。安息日的意義,除了回到教會認識真理,也應包括讓孩子與神及大自然建立關係,讓孩子戲耍於受造的大自然中,加上適當的引導,同樣可以讓孩子從中認識神。

 

大自然的「玩具」、草、泥土等也許對現代父母來說是骯髒之物,但就讓我們學習欣賞神的創造,讓孩子回歸基本,回歸大自然。新一代的孩子很怕骯髒,近期有朋友的孩子很怕接觸沙灘的沙,怕會弄骯髒,這樣的想法是源於父母過份潔癖,令孩子潛意識中都會滿有壓力。疫情之下,難免讓一個個家庭處於較不健康的狀態:孩子或需長時間留在家中,經歷著戴口罩的童年,不可隨便接觸東西,要注意清潔。雖然是為世所迫,但若長期這樣成長,會引發新一代的危機(大自然缺乏症,引發一連串的問題)。奉勸家長適當的放手,引導、陪伴孩子從小愛上戲耍於大自然。就算在家中,也可以跟孩子栽種盆栽;若盆栽死了,也可以進行「生死教學」。另外,可以通過欣賞及品嘗蔬果、水果,學習顏色;而數算水果核,則可以學習數目。家長也可和孩子製作乾葉乾花,它有天然的香味,既可以成為手工的材料,亦可用以製作心意卡。當孩子愛上與家人一起接觸大自然,可以避免他們過度沉迷電子遊戲,百利而無一害。

 

禱告視窗

親愛天父,感謝祢創造天地萬物,又讓我們可以「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求主幫助我們把孩子帶到祢面前,又讓孩子可以從大自然及遊戲中享受生命的喜樂,真正經歷安息日的真義及祢創造的心意,奉主耶穌基督名求,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