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信仰培育

看見神(visio Dei),從來都是教會靈修傳統的屬靈高峯。

當然,從來沒有人見過神(約1:18、約一4:12)。不過,教會的靈修傳統卻強調,「看見那不能看見的神」是靈修傳統的核心課題。遠於第二世紀的亞歷山太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他的著作《雜記》(Stromateis)已探討這靈性的看見(theōria)。他寫道:「靈魂一直往高處行,直至他不再以鏡像遇見神(林前12:13),卻以純潔愛慕之心毫無阻隔地、透徹地、永不止息地觀看神。」(雜記 7.3.13)

如何看見那不可看見的神呢?教會的靈修傳統強調,不是藉着肉眼,而是憑着信心靈魂的看見——這是奧古斯丁(Augustinus)在《登山寶訓講論》、《懺悔錄》與《論三位一體》中的教導:「我用我靈魂的眼睛——雖然還是很模糊的——瞻望着我靈魂眼睛之上的、在我思想之上的永定之光。這光,不是肉眼可見的、普通的光......這光在我之上,因為它創造了我,我在其下,因為我是它創造的。」(懺悔錄XII,10)

後來,東方教父僞丟尼修(Pseudo-Dionysius)在《神祕神學》中強調上帝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並且強調「看見神」要衝破一切可見的光明,並在這不可知的黑暗中看見上帝。他引用摩西於西乃山遇見神的例子:「摩西衝破了它們(神聖之地),離開了看與被看者,進入到不知(無知)之真正神祕的黑暗之中......我祈禱我們能來到這遠遠高於光之上的黑暗!我希望我們能沒有視力和知識,以便在不看不知之中,觀看和認知那超出一切視覺和知識之上者。」因此,上帝「不可見的可見性」(invisible visiblity)成為了中世紀靈修的重要課題。

本文其實想介紹中世紀後期的德國哲學神學家尼古拉.庫薩(Nicholas of Cusa 1401–1464)於1453年寫的《論上帝的觀看》(De Visione Dei)。這作品正正仔細探討「看見神」這課題。書的名字很有意義,所謂「上帝的觀看」,不只是「看見上帝」(objective genitive),更同時指着「上帝的看見」(subjective genitive)。庫薩在書的引言邀請讀者進行一個活動:

 

1. 首先,掛一幅耶穌畫像在牆上,各人於不同地方觀看畫像。

2. 此時,大家都有同樣經驗:覺得只有畫像凝視着自己——站在東邊的人覺得畫像凝視着東邊;西邊的人覺得畫像凝視着西邊。

3. 然後,東邊的人走到西邊,西邊的人走到東邊。他們仍會發現,畫像的目光不間斷地隨着他們移動。

4. 雖然畫像沒有移動,但它的目光卻同時在每一個角落,凝視着不同的人。

5. 弔詭地,各人此時只能彼此相信,相信大家都是被畫像注視的對象。

 

庫薩用這畫像的活動,帶出一個深奧的神學道理:上帝從來都不是看見的對象,反之,祂一直都是永恆的凝視主體。「由於你(上帝)觀看我,你也使自己被我觀看」(De Visione Dei, 5)所謂「看見神」,其實是「看見我們被上帝看見」。對於庫薩來說,上帝的看見不僅是視野,更是上帝的創造、愛與永恆。因此,我們活在上帝的全視(omnivoyant)之中——上帝不只是全知、全能、全在,更是永恆地一直地看見。無限的上帝凝視萬物,世上每一件事物都被上帝仔細、獨有、具體地凝視着。因此,所謂「看見神」,對庫薩來說,也就是「看見自己被上帝看見」(Seeing Being Seen)。

這概念對我們有何意義呢?下回繼續。

正如上文尼古拉.庫薩所(Nicholas of Cusa)說,無論我們處於任何位置,上帝一直都在看見。我們看見上帝,因為上帝一直看見我們。上帝無所不在。任何地方,任何場景,任何場所,上帝都在看見。因此,所謂「看見神」,對庫薩來說,也就是「看見自己被上帝看見」(Seeing Being Seen)。

在這前提下,讓我們思想「清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看見神(太5:8)。

「清心」(οἱ καθαροὶ τῇ καρδία),意思就是「純淨」、「清潔」、「純全」的意思。沒有任何東西成為阻隔。通通透透、清清楚楚、毫無阻礙。我們的目光,與上帝的目光中間,並沒有存在任何其他事物——就好像一塊完美、清晰的玻璃一樣。因此,所謂「清心」,就是無論在任何地方,都不受環境的阻礙,仍然發現上帝的看見。儘管是一些似乎沒有上帝的地方,最不似有上帝出沒的地方,離上帝最遠最遠的地方,上帝的目光都沒有改變,祂一直都在看見,注視着我們,讓我們可以看見。

不過,現今許多的屬靈操練都設定了一種「清心模式」——找一個安靜的氣氛、一個大自然的環境、一棟莊嚴神聖的建築物、一段柔和舒服的音樂、一首感動人心的詩歌。忘卻心靈的煩擾、洗滌心靈的雜質、遠離俗世的噪音,務求能夠在這個環境之中,遇見神。我們靈修,我們會選擇一些「靈修」的地方,預備「靈修」的音樂,塑造「靈修」的場景。

不過,如果清心就是我們的靈魂眼睛,與上帝的眼睛之間,一個毫無阻隔的狀態的話,清心,就不只是撇除一些負面的阻隔——噪音、思緒、煩擾;而是,同時也應該放下一切「正面的阻隔」。清心不僅是除去負面的噪音、思緒、煩擾,而是同時不需要依賴任何正面的環境、音樂、氣氛,營造出一個看見神的形象。我不反對這些環境、音樂、氣氛,而是說,就屬靈操練而言,我們要學習從這些環境、音樂、氣氛中得着釋放。

事實上,有趣的是,聖經中描述上帝彰顯自己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最不似有上帝顯現的地方。上帝在以色列民出埃及的路上顯現;上帝在孩童撒母耳的睡牀上顯現;上帝在以利亞灰心喪志的何烈山上顯現;最後,上帝在馬槽上顯現——臭氣熏天、容容爛爛、低端的馬槽!我們在馬槽裡看見上帝!這不是很諷刺嗎?上帝彷似要告訴世人,不要在人為的「神聖之地」尋找上帝!不要在人工的宗教氣氛中尋找上帝!因為裡面所「見到」的上帝,只不過是肉眼可見的上帝!「它」是宗教的神。

 

事實上,在光明裡面遇見上帝,在黑暗裡面發現魔鬼,這是容易的。真正的清心,卻是在光明裡看見魔鬼,在黑暗裡面仍然能夠看見上帝。我們要小心,不要將自己長期放置在宗教人造的光明裡。因為,最大的黑暗,往往是製造出來的光明。宗教的光明。

 

禱告視窗

主啊,求你叫我常常看見你,清心的看見你。阿門。

 

靜思聖言

「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馬太福音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