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減少社交接觸是疫情中一種新生活模式。社會從著重人與人的接觸轉變為減少接觸,在這出乎意料的社會形態下,加速了網絡的連結和學習。信仰的群體中也興起了網上學習的風氣,神學院的信徒課程、福音機構的硏經班、教會的主日學和聖經教導等等,在疫情初期,復興了信徒對聖經學習的熱忱,聖經的知識也增長了!

然而,信仰的體驗並非只是「資訊 (Information)」的吸收,更重要是能看見那隱藏於心內的「洞見 (Insight)」。這不是單純知識的累積,這是一種較難以理性言說的體驗,是認知和經驗的整合,是信徒自身與神關係體驗的融合,讓人看清自己的本相,認識真實的自我。

在基督教的靈修傳統中,在第三、第四世紀時沙漠教父以自己的經驗與信仰的結合,建構出默觀(Contemplation)的屬靈操練。簡而言之,這是強調與神同在,並學習用祂的角度來思想和看世界的方式。

默觀的靈修操練可以分作七個步驟:

一、靜候 (Waiting):就是將眼目口舌等主動感官關閉,並且進入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環境,靜靜等候內心的平靜。此時聆聽一段音樂或反覆唸讀一句經文,可以幫助克制情緒,讓思想抽離日常的雜念,安靜地等待心寧的平靜。

二、默想 (Meditation):當心靈漸漸平靜下來,以温柔的心靈感受自己的現況,感受自己與人、與事情的本質關係,聆聽內心真實的渴想與恐懼。當感受觸動未知或舊日的創傷,也無需否認、遮掩、或發動防衛的解說,只要輕輕地將之帶到神的面前,毫無隱藏地向神傾心吐意表白自我。

三、降服 (Submission):當人願意承認自己的敗壞與無助,才能因著神的恩典戰勝心中的罪性與幽暗。降服一方面是放棄自我中心的敗壞,並且願意放棄驕傲與自誇,以謙卑的心將自己重新交託給那位創造我們的神。

四、潔淨 (Purification):神是慈愛憐憫的,當我們以謙卑的態度來尋求神的潔淨,我們會經歷神的慈愛和憐憫,得著從祂而來的潔淨與寬恕。

五、光照 (Enlightenment):當我們脫離心中罪惡的綑綁,聖靈會引導我們對自己與世界有新的洞見,讓我們發現自己與這些人和事彼此更深層的關係,我們再次認定世事萬物都是在神的許可之下發生。

六、合一 (Unification):當我們的心靈重新感受到神的同在,我們內心深處得到真正的更新,重新在內裡得到了生命的確據,就是與神聯合的生命。

七、同行 (Accompany):神所賜的屬靈經驗,是要裝備我們成為與祂同行的僕人,我們不再需要與他人比較,我們重拾在基督耶穌裏的自由,不會顯出驕傲或自卑,因為我們深深感受我們是被神所愛所珍惜的人。

默觀的操練使人更能看清自己的卑微與內心的不潔,學習以謙卑順服的態度來跟從神,從而得著屬靈的力量,這力量使人能面對充滿引誘與挑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