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信仰培育

今天仍然和大家一起去思想有關選擇與選召這個課題。我想說,選擇與選召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太大。作為基督徒,上主要我們在生命不同的機遇中作出最好的選擇,而當我們作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和我們在信仰上看什麼是最重要掛鉤的。在箴言23章6-7節有這麼一句格言:「不要吃惡眼人的飯,也不要貪他的美味;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他雖對你說,請吃,請喝,他的心卻與你相背。」其中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這樣,英文的翻譯是:(For as he thinks within himself, so he is. ),原來聖經非常看重我們內心的價值觀是受什麼影響,而這個影響是會直接反映在我們的選擇中。簡而言之,我們若多受聖經和主愛的影響,就很自然會對神國的事放在重要的人生選擇。
舊約聖經尼希米記,記載一位在波斯王亞達薛西年間作皇帝身邊酒政的猶大人尼希米。自從他詢問一些從猶大地回來的幾個猶太人有關聖城耶路撒冷的情況時,當他聽到「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尼1:3節)他就在神面前悲哀哭泣及祈禱,而他這個行動,是一直從基斯流月(新曆12月-1月)到尼散月(新曆4月-5月)。持續3-4個月的哭泣祈禱,而最終被當時他服侍的王亞達薛西發現他的異樣,而他能夠勇敢地講出他內心的困苦和深思過的耶路撒冷城牆重建計劃。
這是一個多麼叫人感到振奮的行動,一個在書珊城皇宮的猶大人,他從那裡來的信仰(或叫神學),要把自己的命運和已亡國的猶太人連繫起來,而帶來往後接近十二年的顛沛流離,遭人逼迫陷害也在所不惜。以下有一段尼希米的自白:「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
你以為這是一個自討苦吃的人生選擇嗎? 
在尼希米的記述中,字裡行間並沒有看到他的決定是有來自神向他直接的呼召,反而我們更多的看到是他自願選擇要和散居並受凌辱的猶大人同甘共苦。也就是說,他和猶太人成了命運的共同體,是他深深明白神在他的生命歷程裡給他的人生機遇。當神的時間到了,他就要回應上主的召命。
「我的 神啊,求你記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尼5:19節

 

禱告視窗
主耶穌,求祢教導我們像尼希米一樣,怎樣配合你的時間,由潛藏的學習到奮發行動的每個選擇裡,都有你上主在我們心裡的感動呼召。阿們!
 
靜思聖言
但你們若歸向我,謹守遵行我的誡命,你們被趕散的人雖在天涯,我也必從那裡將他們招聚回來,帶到我所選擇立為我名的居所。』(尼希米記一章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