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信仰培育

  德國神學家潘霍華在他的著作《追隨基督》裡曾這樣說過:

  「廉價的恩典就是將恩典作為是一種教義,一種原則,一種制度。它只宣講罪得赦免為一般的真理,上帝的愛被視為是基督教的上帝「概念」。人們以為只要在頭腦上同意那種觀念,就可以獲得赦罪。人們以為教會若對恩典持有正確的教義,實際就在恩典上有份了。………廉價的恩典是蒙饒恕而不需要悔改,受洗而不需要遵守教會的紀律,領聖餐而不需要懺罪,獲赦免而不需要個人的懺悔。廉價的恩典是不要付上作門徒的代價的恩典,是不需要背十架的恩典,是不要那道成肉身又永遠活著的基督耶穌的恩典」。[1]

                             

  筆者認為,對救贖是否視為廉價恩典、抑或重價的代贖,很大程度取決於我們是否像主耶穌基督一樣,對天國有如下的理解:

 

「天國又好比商人尋找好的珍珠,發現一顆貴重的珍珠,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下這顆珍珠」。馬太福音13:45-46

 

  假若我們既不願意為所相信的信仰付出代價,又不願意在成聖的路上儆醒依靠,信仰在生活中可有可無,亦沒有任何信仰的原則去承托生命,那麼,我們的信仰距離廉價恩典就相距不遠了。

 

  我們知道,在領受救恩之後,需要走上信仰的「成聖之路」,當中有幾點,很想與大家一起反思:

  1. 讀經生活:如信徒想有整全的聖經真理去承托信仰,我們怎能沒有恆常的讀經生活,或參與教會的主日學去接受栽培呢?
  2. 祈禱生活:如信徒沒有藉著聖靈與主耶穌一起禱告,像葡萄樹的枝子一樣去吸取葡萄樹的養分,我們怎能明白救贖主在我們生命上的心意及計劃呢?
  3. 崇拜生活:如信徒沒有懷著敬畏及等候的心去敬拜主、親近神,我們怎能宣認主耶穌是生命及救贖的主呢?
  4. 相交生活:如信徒沒有穩定的團契相交生活及愛的學習,如何尋找到同路人,並在職場或世界中實踐真理呢?
  5. 見證生活:如果生命中只有得救見證可以與人分享,而不能在生活中體驗神的恩典, 我們又怎能向人分享與主同行的經歷呢?

 

  屬靈生命的成長需要付上代價,否則只會停留在屬靈嬰孩的狀況 ,原地踏步。主耶穌要求我們踏出生活的安舒區,全然交托,這才能經歷神所賜予的各種恩典、並享受及經歷與主同在的每一天。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贖,必然是重價的恩典,只是人的回應及實踐過程中,輕視了主耶穌,卻高舉了個人的權利與私慾,因而將恩典貶得廉價化。

 

  今天,我們領受了主耶穌的恩典,如何回應主的呼喚 ? 正正是我們視救恩是否廉價的證明。

 


[1] 潘霍華著、鄧肇明、古樂人譯:《追隨基督》(香港:道聲出版社,1965),頁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