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斯里蘭卡禱告」 周小嫻姑娘
剛剛過去的復活節主日,在斯里蘭卡發生了連環爆炸案,涉及3個教堂和4家酒店,死亡人數達290人,大約500人受傷,到這文截稿為止仍未收到有關組織承認責任……
斯里蘭卡,原本對我而言是陌生的國度,但自從讀神學修讀一科教會歷史時,從曾在此地宣教多年的任教老師口中認識了這國家。聖徒相通,老師對這國家濃濃的家鄉情懷,也不知不覺讓聆聰者受到薰陶和感染,心中切切為這國家禱告守望。讓我藉這小小篇幅也和大家簡單介紹斯里蘭卡的歷史和基督教的發展。
有研究指出,聖經都有講斯里蘭卡的,就是列王紀上9:28「他們到了俄斐,從那裏得了四百二十他連得金子,運到所羅門王那裏。」俄斐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所羅門曾派人到此地找寶石。
早期歷史:
早期居住在斯里蘭卡的只是土著。主前500年,有來自北印度的僧伽羅人遷移入,他們信奉佛教。後來主前300年開始,有來自南印度的泰米爾人,他們信奉印度教。直至第8 至9 世紀,有來自中東的阿拉伯商人,他們信奉回教。隨著這三個不同時期的移民潮,斯里蘭卡主要有3大宗教族群:信奉佛教的僧伽羅族群,印度教的泰米爾族群和回教的阿拉伯族群。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經常互相攻打,直至後來斯里蘭卡被葡萄牙攻陷統治。
近代歷史:
第16至17世紀,葡萄牙統治引進羅馬天主教,主要在沿海地方,向漁民傳福音。17世紀中至18世紀末,荷蘭統治斯里蘭卡,荷蘭改革宗傳入,但在斯里蘭卡影響不大。到18世紀末至1948年,英國統治。而英國統治期間,他們發現南印度泰米爾人很願意移民,所以將他們大量遷至斯里蘭卡造茶,因此泰米爾人口在斯里蘭卡激增。由於泰米爾人克苦耐勞,願意學習英文,又較願意接受基督教,因此部分泰米爾人在當時社會地位也相應提升。此時,更正教宣教運動開始,透過教育和醫療將福音廣傳,基督徒的人口一度攀升至全國人口的10%。但當英國人離開,斯里蘭卡宣佈獨立時,留下了泰米爾人和僧伽羅人兩大族群的衡突問題,也繼而展開了20多年的內戰。直至2009年,隨著由泰米爾人組織的軍裝遊擊隊被瓦解,終於停止了內戰。但是,自20世紀開始,因為種種因素,教會人數不斷下降,最低曾從10%降至2%。根據2012年的政府數字,斯里蘭卡全國人口約2200萬人,當中70%是佛教徒,12.6%人信奉印度教、9.7%是穆斯林,以及7.6%基督徒。
內戰後,宗教政治化之下,過去一直有針對基督徒的歧視,恐嚇及暴力的個案,公然將教堂成為襲擊目標,在斯里蘭卡乃屬首次。在充滿宗教族群衝突的斯里蘭卡,基督教高舉的「和平福音」正正是此國家國民所迫切需要的,我們同心禱告為這國家守望,求主醫治傷者,安慰死傷者家屬,賜當地人平安,遇襲教會靠著主復活主的力量重建,復興。奉主名求,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