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疫症期間,社會上充滿著怒氣、怨聲、憂慮。市民不是到街上排隊、搶購,就是忙於清潔家居,把衣物、家俱以至室內各處都消毒一番。當然,還要洗手、洗手和洗手。

  作為一般市民,在這段時間做足預防措施,就已很不錯了。但作為基督徒的我們,還有甚麼要做呢?是的,我們都會參與線上的崇拜、研經、團契、祈禱會,看似一無缺欠,但還有其他嗎?我想,其中一個向度,是“What would Jesus do”(WWJD)。這是個在信徒之間流傳甚廣的口號,意即在這情況下,耶穌會做甚麼?

  在聖經中,我們不難找到耶穌基督救助別人的例子,包括數次醫治傳統上視為不潔的痲瘋病人。馬太福音8章3節記載,耶穌摸了那大痲瘋病人,然後治好他。聖經提到耶穌的醫治,不是讓普通信徒學效耶穌去治病,也不是讓信徒去冒險觸摸傳染病病人。不過,我們卻能從中學習耶穌對患病者的愛和接納。另一方面,在耶穌步上十架路前,祂先為門徒洗腳,教導門徒彼此相愛。信徒同樣能學習以愛相連,以愛傳揚福音,這都是神所喜悅的。

  在這段非常時期,正是信徒對受疫情影響的人表達愛和關心的時候。碰到以往不甚熟悉的鄰居,可嘗試微笑問候;面對為我們默默服務的職員,可以說聲謝謝;至於朋友、親人,亦可致電表示關心、互相鼓勵。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多為有需要的人代禱。不但為疫症病患者祈禱,也為其他病人祈禱,同樣要為病患者家人祈禱。疫症肆虐之下,醫院取消了每天的探訪時段,家人不能探訪患病者,內心相信會倍感擔憂。我們也為醫院的工作人員祈禱,他們每天接觸很多人,其中包括病人,求主保守他們身體健康。另外,為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祈禱,除了飲食業、旅遊業等首當其衝,教育界、其餘服務業等也同樣需要守望。

  為香港,為中國,為亞洲,為世界各地的疫情祈禱。為醫學界能儘快研發對此疫症最適切的醫療方案祈禱。為人們心靈的需要祈禱,為自己的,也為相關人士的需要交託。還有,我們需要為平安和健康的人感恩,為自己也為別人感恩。

  借用梁家麟牧師一句話:「不要浪費了這次疫情。」讓我們藉這次疫情更親近神,更多禱告,更關心有需要的人,更彼此珍惜。讓我們在家中藉網上的崇拜直播,同心地敬虔聚會,把崇拜獻呈給父神。願父幫助我們,賜下恩典和平安,讓我們安然面對目前的困難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