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教會面對逼害」郭鴻標牧師
在禱告與領受中,覺得有必要全面地與弟兄姊妹講解聖經的訊息。因為當我們在安逸的生活裡,很自然按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地解釋聖經,特別喜歡那些肯定我們、安慰我們的經文。我們傾向「成功神學」、「民間宗教式信仰」或「祈福黨式信仰」,我們期望信仰的方程式是得到神的賜福、一切成功順利。筆者發現很多基督徒已經變得靈命停滯不前,「教會生活社交化」、「教會生活娛樂化」是自然的結果。當我們生活安逸,失去追求屬靈生命成長的動力的時候,我們只是保持形式化的宗教行為。
所以,筆者提醒大家使徒行傳記載初期教會面對猶太人與羅馬帝國的逼害,初期教會基督徒宣認耶穌基督為主,是要付上高昂代價的。我們需要醒覺,重拾信仰的熱誠,經歷靈命更新。
使徒行傳4:5-18及5:18-40記載使徒們被猶太公會領袖逼害,猶太公會是羅馬帝國承認的巴勒斯坦地區的合法自治政府,可以審訊一般宗教與民生案件;但沒有權力判處死刑。使徒行傳第七章記載司提反殉道,使徒行傳7:58提及一個少年人保羅。使徒行傳第八章記載猶太公會逼害耶路撒冷教會,使徒行傳8:3記載:「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裡。」。
使徒行傳12:1-3記載:「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希律亞基帕(Agrippa I)一世是大希律的孫,又是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的侄兒,是羅馬帝國巴勒斯坦東北的分封王。他於主後37-44年在位,是羅馬帝國第一位掌權者逼害教會。羅馬帝國尼祿王是第一位羅馬帝國皇帝逼害教會,主後54-68年將羅馬被火燒的事歸咎於基督徒,基督徒被帶上鬥獸場披上獸皮,讓獵犬追逐撕裂咬死。有些基督徒被火燒死,彼得與保羅都是在這次逼害中殉道而死。
第二位逼害教會的羅馬皇帝是多米田(Domitian),主後81-96年在位,按羅馬皇帝慣例,死後才被封為神;但多米田要求他在生的時候被封為神。由於基督徒拒絕稱多米田為主為神,他就逼害教會。約翰被放逐拔摩島,寫了啟示錄。
彼得前書1:6:「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聖經學者認為背境是主後64年尼祿王逼害教會的時候。彼得前書2:1-2彼得勉勵弟兄姊妹:「所以,你們既除去一切的惡毒(或作陰毒)、詭詐,並假善、嫉妒,和一切毀謗的話,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面對外來的逼害,我們不要存著仇恨、惡毒;相反要渴慕純淨的靈奶,不是按自己的喜好聽聖經;而是要完整地明白聖經。
彼得前書2:9記載:「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神的僕人被揀選可以在平順的環境;也可以是充滿挑戰的環境。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決志成為基督徒是帶著使命和責任的,是需要付上代價的。靈命更新與復興不可能透過「屬靈娛樂」完成;只有透過認罪悔改,在神面前從新立志經歷的。
筆者希望這篇提醒的訊息可以成為大家的幫助,在2020年1月成為大家新一年的祝福,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