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再思聖誕」 陳麗蟬牧師

  聖經或史籍文獻都沒有記載耶穌的出生日期, 12月25日為聖誕日的由來卻與異教節日有關。

  12月25日原本是羅馬人慶祝太陽神(即光明之神)生日的高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全國吃喝狂歡。這一天也是北歐冬至,是太陽離開赤道最遠的日子,也是北歐白日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過了這日,白日漸長,黑夜漸短,北歐人就把這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人們以常青樹葉子圍著馬車輪,平放在地上,然後把燃點著的蠟燭,放在其中,這行動象徵著期盼太陽早日回來,驅散長夜黑暗。

  第一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里門倡議舉行。教會歷史記載的第一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當時基督教已經成爲羅馬的國教,教廷爲了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就把當時大衆所慶祝的太陽節與新的國教結合起來。直至公元440年,羅馬教廷正式把這日定為基督降臨世界日——聖誕節:喻意真光進入世界。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恆聚會,進一步予以確定這日子,此後世界大多數基督徒都以12月25日為聖誕節;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曆書不同,於是把12月24日至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期間慶祝。

  隨著聖誕節的普及,不單教會有慶祝活動,商場、酒店、市集等地方也有,活動形式更層出不窮:聖誕老人、聖誕樹、聖誕抽獎…等等;基督教信仰核心的聖誕竟被商業化、娛樂化、節目化,聖誕的真正意義被扭曲了!

  聖誕真正的意義是紀念滿有權柄能力的基督耶穌竟紓尊降卑到地上,把世人從黑暗罪惡權勢拯救過來,帶進永恆、光明、仁愛、喜樂的上帝國度裡。耶穌的誕生是二千多年前的歷史事實,其救贖果效延至萬代不變;但聖誕另一深層意義是,在無人知道的「那日」耶穌基督將要榮耀的再來,所以人要預備、整理生命迎接祂。以賽亞先知教導,要修剪生命等候君王:「要在曠野為耶和華預備道路,在沙漠為我們的上帝修直大道。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陡峭的要變為平坦,崎嶇的必成為平原」(賽40:3-4)。耶穌基督在天國比喻中,也教導我們要像五個聰明童女,「拿著燈,又盛了油在器皿裏」,隨時迎接新郎。

  今年的聖誕,讓我們在諸多的慶祝活動,找時間安靜省思生命,聆聽聖靈在生命深處的說話;又在諸多的愛心禮物往還裡,記得關懷孤寂貧乏者,因為懂得分享,才活出聖誕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