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你如何,你的網絡見證也如何   陳韋安傳道

  牛頓大學一個統計調查發現,原來一般來說臉書上只有27 百分比的朋友是你的真正朋友。

  這是一個挺令人震驚的數字。試想想,你每日在臉書上張貼的照片、留言、感受,原來被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非朋友」看見。如果把這事實放在現實世界,其實是一件頗難以接受的事。

  當然,我們其實都知道這一點。面對這個現象,我們大概有兩個不同的回應做法:一)小心自己的網絡發言。甚至,在臉書上只談及一些無傷大雅的無聊話題,或只是張貼「食物照片」。臉書只作「嘻嘻哈哈」之用——所謂「真正的自己」從來沒有在臉書出現過。二)將臉書當作網上的討論平台,重點功能只用作討論時事新聞、吸收資訊、與世界接軌等等。因此,可以這樣說,對這些人來說,臉書只是現代版本的新聞台。

  不過,坦白說,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做法,其實都不是與人理想的交往方式。很奇怪,網絡世界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卻一方面將人與人交往的深度減弱。一個人可以在臉書經常發言,卻可以與別人沒有半點真正的交流。社交網絡只是個「被粉飾」的平台,雖然算不上是虛偽,但裏面卻沒有一點真摯的內涵。

  對於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來說,我們不應該滿足於這一地步。

  基督徒活在世界,基督徒活在這網絡世界。這就是基督徒的見證。我們要謹記:基督徒在網絡世界的見證,同樣是真正的見證。我們常常會有一個錯覺,就是以為一個人對着電腦,我們的對象就只有自己一個人。你要緊記:網絡世界與真正的世界其實從來都是同一個世界。因此,當你正要在網絡世界惡言相向的時候,請先想想:「我會否在真實世界對着當事人親口說出同一番話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不要在網上說了。

  說了這麼多,究竟在社交網絡留言有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呢?或者,在社交網絡留言有甚麼祕訣呢?我會說,其實沒有任何祕訣。若是真的要說,我只能引用耶穌在登山寶訓的教導:「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乎於坦誠,你想別人怎樣待你,你在網絡上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在真實世界如此,在網絡世界也是如此。

  最後,我想說的其實是:你是一個怎樣的人,你就會有一個怎樣的臉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