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事奉的新里程」      蔣文忠傳道

  回顧人生並發現經歷了不同的階段是別具意義的,可以更明白上主對生命的帶領。對我來說,六年可算是一個段落,還記得十二年前的八月,我一家剛抵達三藩市開展六年進修的旅程,過了六年我們學成歸來,開展人生的新階段:我與太太在自己的崗位上開始事奉,而兒子重投香港的敎育體制。到了今天,第二個六年的結束,大兒子在港完成六年中學進入大學,小兒子也要進入高中的課程,而我也從九月開始接任FES總幹事一職。很期待這又將會是一個怎樣的六年呢!

  感謝上主,經過這六年在事奉上的磨練和成長,心裡的領受和異象仍是一樣:服侍和培育年輕的知識分子,有敬虔生命,有神學造諧,和對社會有承擔感。這六年來,校園的面貎與學生的處境經歷很大的變化,FES走入其中致力建立年輕一代的生命,使他們能有屬靈的視野判斷一切事情,辨識屬乎自己、從福音而來的召命。在這世代裡,我們更深感受到需要與教會同行,共同分擔年青人的工作,盼望FES可以成為教會與年輕一代之間的橋樑,更為雙方帶來上主的祝福。

  事奉之路進退有時,難得在新里程開始時可以以退省來準備自己。在退修中,主用一幅基督掌權者 (Christ Pantocrator) 的圖像及一段經文提醒我當如何作領袖,在此與大家分享點滴。這幅圖像相信是來自六世紀拜占庭時期的東方傳統,現收放在西乃St. Catherine Monastery之內,以藝術形式完美地表達出基督神人二性的一體。我在默想中深深被基督那份既堅定又寬容的臉容所吸引,祂提醒我作為帶領者,面對不同的要求和期望,要帶著基督的堅定和寬容對待別人,我所帶著的權柄是來自主,不是來自職位本身,而主的權柄絕不拘束人,卻要喚醒人走向自由,這也是出於主對人性無限的容納。這樣的體會對於團隊的建立是何其重要,我盼望能夠讓每位同工都能按心裡的托付和恩賜發揮,也願與不同義工群體及福音機構一同協作,從而凝聚更大的力量影響今日的校園。

  我在退修中所讀的經文是約翰福音二十章,復活的基督與門徒相遇的經歷。基督向門徒第一次顯現時,多馬並不在場(24節),而當門徒向他作見證時,他以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去接受復活這事情,以自身的經驗為出發點去認識復活主(要看見釘痕、並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未有準備好去面對超出人的概念、深不可測的對象。基督向多馬所說的話(27節)觸動了他心中最深、最真之處,驅使多馬在祂的話語中找到自己,並向主呼喊:「我的主!我的上帝!」(28節)。

  最後,主對多馬說:「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29節)。誰是「那沒有看見就信的」的一群呢?豈不是我們這些活在復活以後、藉使徒的見證而相信的教會群體嗎?主對多馬說的最後一句話實在地提醒了我,在今天的事奉中,豈不需要按著信心而不按著眼見的現況而投入服侍嗎?雖然面前的路充滿莫大的挑戰(或許大家也面對困難、信心受打擊的境況),但我深信主的恩典和智慧夠用。在這段日子,心裡既期待又戰競去迎接新的職分,在校園事工上正要開展新的計劃,強化本地學生福音事工及跨文化宣教的踐行。在帶領和推動學生工作的同時,上主叫我心存謙卑,有廣闊的胸襟,看別人比自己強,看到上主國度裡出人意外的作為。我深信,也勉勵大家,當我們憑信心行事,踏出安舒區,便能看到主的創新性,祂也必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信靠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