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為了預備按立,在不同地方張羅一身牧師的服飾 — 在中環一間裁縫店訂造牧師袍,在天主教會公教進行社購買牧師恤衫以及圈項,更特意在網上訂購一條在美國訂造的牧師帶。
原先,我打算訂造一條藍白色河流花紋的牧師帶,象徵「生命之河」(river of life)。不過,基於一些網購的誤會,最後我卻收到一條純銀色花紋的「生命之河」。不過,對於這種場合這種誤會,我都傾向神秘地理解為上帝對我按牧的心意:這條純銀白色的生命之河,我會理解為一種柏拉圖主義的理型(Eidos)。它是形而上的河流。一條完美理想中的河流。或許,它沒有存在於現實之中,卻是我們現實所追求的終極理想。
因此,當我收到這條銀白色的牧師帶的時候,我發現,這條牧師帶正好表達出我的事奉心聲。對我來説,上主對我作為「牧師」的召命,就是要將一些事情,從現實更接近上帝的理型。簡單來説,有三件事,我立志要使它更接近上帝的理想:
一、**弟兄姊妹**。我立志要讓弟兄姊妹的生命更接近上帝的理想。牧養是一件有關「現實」與「理想」之間的事。所謂「牧養」,就是用各種諸般的方法,教導、督責、鼓勵、食飯、查經、講道、whatsapp,叫耶穌基督所交付的羊成為一個更接近理想的基督徒模樣。一個牧養人的人,從來都是一個貼近現實的人,他明白弟兄姊妹的真實的需要和現實難處。不過,在現實之中,他卻又同時看見,弟兄姊妹在上帝裏面,可以更好的一面,更理想的一面。這是我被上主交託要做的事。讓每一個流堂的人,他們的生命更接近上主理想的生命。
二、**教會**。讓教會更接近上帝理想的教會。我知道,理想的教會在地上並不存在。不過,讓教會更像基督的教會,正是我這一生奮鬥的目標 — 三年前,流堂的成立,就是我對理想教會的實踐。尤其是這個年代,讓教會在這個年代,作出教會應該作的決定;做教會在這個時代做應該做的事;在這個動盪的年代,讓教會繼續、依然、如常地在世上作基督耶穌活生生的見證。這是我作為牧師一生的呼召。讓教會成為更好。我盼望,這更是我們每一個香港牧者同心協力的呼召。讓我們為香港教會的使命奮鬥。
三、最後,一個最重要的理想,我求主幫助我,叫我成為更**理想的自己**。我深深知道,我是一個軟弱的罪人。一個滿有瑕疵的人,不太細心的人。一個不配的人。「牧師」這個銜頭,這條牧師帶,正正告訴我,從此以後,我背負着一個比我更理想的自己——雖然尚未實現,但我卻要一步一步把這個理型實現出來。「牧師」這個身份,正是我一生對於這個理想的追尋。唯有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成為我這理想的根源。這個十字架叫我不斷警惕、謹慎、恭恭敬敬的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這是我作為一生的立志。
「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