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錦繡幼稚園於1981年10月8日為創校第一天開課。自從1987年西差會正式將幼稚園移交宣道會錦繡堂履行辦校團體的重任,在錦繡花園如此一個小的社區,依本校的水準一點也不遜色,教職員個個緊守崗位、力求進步,用心培育學子成材,因此也獲區內區外人士的讚譽與認同,所以2007年才開辦全日班,學生人數也不斷增加,2015年8月還增辦幼兒學校。但是本校的設立,並不以此而自滿。除了幫助學生認識信仰外,他的家人也是關心的對象,正所謂全人關懷。由於前人已鬆土,又是屬教會的學校,照道理應是如魚得水近在咫尺。為何離目標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我奔跑,不像無目標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克制己身,使它完全順服,免得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而被淘汰了。(林前九26-27)」保羅以賽跑來比喻傳福音的工作,在場上的人都跑,但得獎的只有一人,要達到成功,必須節制,而且還要有決心。所以他說,我克制己身,使它完全順服,他不讓自己的身體在生活中作主,如此才能達成神交託給他的任務。作幼稚園的事工,也是需要有目標及決心。

幼稚園的事工目標 — 校內:學生,教師,職員。校外︰家長、外傭……等要達成目標,必須教會與校方保持密切的合作。近期透過Peace box行動是好的開始。 

幼稚園在去年21/12舉辦了40週年校慶崇拜暨義工團隊成立典禮。在頒獎時刻除了頒發了長期服務獎已示鼓勵在校服務5年、10年、20年的教師及職員外,最令人注目的就是親子參與比賽獲獎者,當家長陪同子女上台領獎心情分外興奮。另外今次成立義工團隊其中的數位成員也是由家長組成。足見家長的事工真是刻不容緩。

(一)    家長班 — 繼續舉辦家長班,內容及方式要與時並進,這是一個匯聚家長的機會,傳道人參與其中,無論是交友,分享,了解學生與家長的關係,藉此互動,交流,可拉近互相的距離及信任。近期的網上家長學堂,由於疫情所限,待疫情過後應可具體跟進,過去也有家長受洗歸主。
(二)    家訪 — 傳道人與學校合作陪同教師一起家訪,也可具體關顧家長的心靈。甚至可因應其不同年齡成員的需要,為其安排,豈不是達成以家庭為本的服事。若有外傭可介紹菲語Rev. Carol或印尼語林牧師夫婦關心他們。在等候接送學生時外語同工也可趁機行事。
(三)    學校方面 — 

  • 有未信的教師、職員甚至工友。傳道人透過團契生活或個別關心也是播種的良機。
  • 小綿羊︰基督少年軍173分隊最年幼的組別,於2017年11月18日成立。將邁向第五年,由於人手有限每次招生只能收 20人,現有高、低兩班,此活動頗受歡迎,隊員的家庭未必是信主的,課程內容著重隊員的品格,也要求家長參與隊員的功課,藉此增進親子的關係。還要求家長做義工,這是關心他們的最好時機。
  • 在教導課程內容方面又有幼稚園老師與本分隊的導師合作間接與老師互動。過去隊員與家長一起去老人院探訪,隊員也有表演,帶給老人家歡樂,將來可以考慮。
  • 幼兒天地︰主日為幼兒而設立的崇拜,是接觸未信家長的平台。

教會正邁向41週年之際,當忠於主所託,讓本校園成為流通的管子,為主接待更多街坊人士,藉此也可將主愛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