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符類福音」記載了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說過的七句話,學者稱為「十架七言」。當中,路加福音記載了三句,約翰福音亦記載了三句,而馬太福音及馬可福音則同時記載了餘下的一句話。
  馬可及馬太記載,耶穌以亞蘭文呼喊「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由於「以羅伊」的發音與「以利亞」很相似,所以站在耶穌旁邊的人以為耶穌在呼叫以利亞,但其實耶穌是在大聲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耶穌是引用了詩篇第二十二篇第一節的經文,來呼喊天父的。
  不同的福音書對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況,有不同的描述方向。在約翰福音中,被釘的耶穌運籌帷幄、指揮若定,還為後事作安排,叫門徒照顧他的母親。路加則描述耶穌在苦痛中,還為譏笑他的人向神禱告,祈求神憐憫他們。馬太福音以大地震動、磐石崩裂、墳墓打開和聖徒復活,表達耶穌的身份和受死的意義。馬可的描述則顯示出耶穌的苦痛和無奈,以及受苦的意義。
  詩篇第二十二篇的作者以「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作為開篇,顯示詩人陷在極度艱難與苦痛中掙扎,情況與耶穌的處境一樣。不過,詩人的心境在下半篇逆轉,從哀鳴吶喊變成讚美頌揚,更從受壓被棄成為說明萬國親近神的根據:「我要將你的名傳給我的弟兄,在會眾中我要讚美你.......必有後裔事奉他,主所做的事必傳給後代。他們必來傳他的公義給尚未出生的子民,這是他的作為」。雖然詩人沒有說明為何可以從悲慟無助地呼喚,變成讚美頌揚的轉化過程,但卻可以說明一點,就是悲劇的開始,並不表示一定是悲劇收場,只需要上主的介入,就可以逆轉危機、創造任何的可能性。 
  馬可福音的作者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描述也一樣,雖然耶穌大聲的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但從神學角度看,三位一體的神,從沒有離開過聖子耶穌。聖父、聖子、聖靈,本為一體,從沒有分開過。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是耶穌人性的表現,耶穌的受苦,成為每個在人生路上經歷著苦痛之人的力量,也是耶穌向每個經歷苦難之人的啟示,因為耶穌願意與每一個受苦的人同在、彼此依靠,相互守望,耶穌願意與每一個屬祂的人同在。
  今天,當我們感到極度的無助、徬徨、困惑,甚至感到沒有出路的時候,請記得人性的耶穌也曾有這遭遇。然而,只要讓神介入其中,一切都可以逆轉,當主耶穌與我們同行、同在,神的能力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化咒詛為祝福。信仰之路,就是要我們踏出信心之旅,享受並體驗與神相交、同行、同在的屬靈經歷,並且與人分享,見證生命的轉化及神奇妙的大能,並將一切榮耀歸回給三一的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