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兒童聖經學校」能於8月31日開學日前,與「森.成長」合辦兩年內第一個戶外活動「野外定向Gogogo!」。24 位同學及3 位導師與本人,一行28 人。這半晝活動,主要希望孩子們可以有更多機會學習與同輩相處,以及恢復戶外活動的機會。我們分了三組,8人一組,高小一組、初小兩組。活動中,我發現從小朋友身上,可以看見很多我們團隊合作中的弊病、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團隊合作中的弊病:
- 跟不上的小羊:我參與在其中一組初小,最大的小四男同學,可以學習看得懂地圖,因此走得最快,卻遺漏女同學們在後面,完全跟不上他的腳步。到了分叉路的時候,其他同學不相信他的帶領,他堅持自己的意見,縱然他是正確的,卻沒有嘗試說服其他人。於是孩子們的結論就是「我們分開走吧!」當然導師們嘗試鼓勵他們聆聽,同時也鼓勵男同學學習用地圖理性說服其他同學。
這讓我反思到在教會的場景當中,一位領袖都未必完全正確,就算方向正確,也需要慢下來、間中停下來,讓其他弟兄姊妹可以同步。當遇着分叉路的時候,需要與弟兄姊妹討論,選擇最後的道路一同踏上。縱使一起迷路,有意見不同,也不致後悔,也不致分裂。有時候事件很中性,路不只有一條,也沒有完全「正確」的路。 - 不願意嘗試而停滯:野外定向當中有不同的小任務,其中一個任務是「跳大繩」。觀察他們嘗試完成任務,過程很有趣。其中兩位女孩子,不願意參與,覺得很難,不想嘗試。當然,一同參與是任務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同學們開始埋怨,導師們嘗試鼓勵她們:「不難的!就這樣123跳起就可以!」感恩最後她們都願意參與嘗試,經過幾次失敗,就成功了!
讓我反思到在教會的場景中,因為社會的改變,我們也要心意更新。未來教會也有機會需要變成小組化,弟兄姊妹們需要學習彼此牧養。就像一段旅程當中,需要常常警醒,適當時候要應變。然而跨越自我的舒適區,需要勇氣。當中弟兄姊妹的陪伴、愛心鼓勵、互相明白非常重要。 - 忘記欣賞風景:孩子們在野外定向的旅途中,太着眼於要走的路,急於要完成任務,忘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回到教會的場景當中,我們都是非常「目的論:完成事奉的項目」,卻忘記了用心感受與弟兄姊妹一起聚會、回到神家的美好。
- 遺留垃圾:其他小朋友看見其中一位同學掉了紙巾,她立即說「不是我的!」,不想接觸骯髒之物,掉在地下的物件,都是人性正常的反應。我欣賞其中一位同學,就算垃圾不是她遺留的,她都會先把路上的垃圾拾起。也欣賞其中一位同學,帶了小垃圾膠袋,在進餐後,收集起其他同學的垃圾。為着大自然環境,我們都可以學習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回到教會的場景,有時候我們都會不小心遺留「垃圾」,也許會有錯漏百出的時候,弟兄姊妹為着愛教會的緣故,是否可以「蝕底」一點點,互相補位,不要計較。這樣我們都會有更美好的教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