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法國第四天,孩子到學校參與導向活動,象徵著新學年正式開始。為安頓忙碌了幾天,終於可稍為歇息,獨個倚著窗邊,在寧靜的環境中,整理自己的思緒。
從來沒試過只得我們倆緊密地生活一起,沒有自己的房間,一切無所遁形。住在同一空間,就如照妖鏡把一切都表露無遺,平日在講台上說什麼話也沒用。昨天我們到大型連鎖傢私店買不同物資,自行掃碼後最後付款時,卻因掃少了其中一樣,需要從頭開始。我極為無奈地向店員投訴,孩子卻說:「嘈也沒用,從頭開始吧。」有時,他也嚷著說:「想回家,在這裡太多事情要兼顧,又要重新認識朋友。」
我相信,事務最終一定會處理到,他很快便會投入這裡生活。我想像:「他回來的時候,思想世界中我還認識幾多,可有什麼的對話。」他也笑著預計:「回來時可能我已忘記中文怎樣講。」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會朝著一個怎樣的方向發展呢?當我一星期後回港時,我所能掌握的只會越來越少,一切頓時完全不在我的手裡,我也沒有肯定的方案。我發現到,要學習的放手是雙向的,父母要讓子女獨立成長,闖自己的世界;子女也要離開父母,由慣常的依靠變為自己付責任去選擇生活。我們正站在這個路口,大家都要勇氣向前行。
剛在網上讀到一位中學生的遺書,其實是寫給父母的:「既然都受不了彼此,不如我們各退一步,我消失了也不錯啊,我不怕。我不氣你們……你們不適合養女兒,或許兒子承受能力更好。也不能完全怪我,我真的盡力了,實在受不了。」實在令人難過。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了解多少?當兒子表達不想承受,我提自己要盡心去聆聽,明白他的世界,而不是提供意見或反過來說要堅強。我要珍惜每次他向我表達的相遇,因我不能保證下一次何時發生,孩子需要我時要盡力好好回應,要恰到好處。
箴言說:「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三1-3)盼望兒子在父母不在身旁時,不忘記耶和華的訓誨,在生命的日子中經歷平安,牢牢緊握上主的慈愛與真理。當兒子獨自面對人生路,盼望上主成為他隨時的倚靠和幫助。他內心的想法如何形成呢?遇上困難或低落時,他如何面對呢?他會尋找誰呢?這些問題我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在禱告中我會切切想念。
誠心尋求上主的,尋到的是祂的信實看顧,到那刻,人也真正明白生命需要放手,完全交託,讓上主的恩惠伴隨生命不同階段的成長。盼望我們每一個都能如此渡過天色不常藍的人生。
停筆之際,已是下午時分,孩子今天的經歷如何呢?一息間,又是聆聽生命故事的時候了。你也期待聽到兒女回家的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