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一直以來都很留意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近日由於負責小綿羊的事工,也關注講故事。繪本教學之內容自然吸引我。

自從宣明會邀請幼兒教育家到廣西田東縣去為幼兒教師做繪本教學的培訓之後,[1]發現講故事有很多技巧,而繪本教學可透過圖象所帶來視覺感官刺激加深對繪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通過故事內涵潛移默化,可培養他們好的習慣。因此繪本教學的理念也改變了農村教師的教學方式。

曾經有一位六歲的小女孩彩兒,她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也經常從老師那兒了解彩兒的近況,她平時與祖父母一起生活。

彩兒的老師從未接受過培訓,幼稚園經培訓後,還結合繪本教學,在園內開展話劇表演活動,讓孩子通過扮演繪本中的角色,加深對繪本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彩兒的班級要表演瘋狂的蚜虫,老師想彩兒扮演蚜虫大王的角色,她一直不願意,老師便聲情並茂的講了這故事,她聽了幾遍後,越來越喜歡,有一天她突然告訴老師,她想演蚜虫大王,覺得牠好好笑。

話劇表演那天,家長都被邀請來觀看,現場人山人海,但彩兒沒有怯場,且表演得十分精彩。自從完成表演後,她變得自信了很多,也越來越活潑,她的表現令父母也放心了許多。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當然教養孩童的責任,不能全部推在學校老師的身上,為人父母也有責任。除了養育孩子還要教導和管束,因為兒童在成長期受的教養影響他一生。當行的道,是照兒童的的個性來教導之意思,切忌放縱。這節經文認為做父母應當認清孩子的個性,況且神也賜給每個人有他們的特質。每個孩子都有他與生俱來的愛好,父母應該因才施教。經常與他的教師了解孩子在學習過程的景況,定能培養他們的專長。

幼兒能夠從信仰基督建立純真健康心靈,培養良好的品德,以及正確的人生觀。作為導師的責任重大,既然因家長的信任將小孩帶到我們面前,真的機不可失。這是一個播種的禾場,不適合快餐式的服務,要用兒童能明白,能讀懂,能趣味,能實踐,能活化……等方式用心教導,尤其是教導神的話語,切勿馬虎了事,孩子的記憶力強,錯誤的教導很難更正,不可忽視你的職責。孩子既然每個都很獨特,就不能一成不變,以同樣的方式訓練他們,一定要按個別差異,有教無類,能做到亦師亦友,委實難能可貴。

作為兒童事奉者想參與兒童的服事,需要童心,也要同心,還有一顆愛主的心,才能共同承擔此重任。為人父母趁七八月份,暑假期間,也有更多親子機會,好好教導他們聖經,讓他從小認識主,也能敬畏主,愛主,跟從主。今日的兒童是明日教會的棟樑,你或妳有否為他們禱告,也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

 


[1] 〈世界宣明會/世情〉刊物第161期(2021年6月),出版:香港世界宣明會。〔中國心〕版/第18頁*老師很會講故事原著/攝影:世界宣明會中國辦事處 陸珍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