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疫情緩和,我久違了的舊同學們、舊同事等,都珍惜相聚時間,先後相約小組見面。發現原來我成長中,身邊不同圈子裡,未信主的朋友都有不少。然而,他們知道我由「基督徒」成為了「傳道人」,竟然主動跟我討論信仰問題,我當中有幾個發現及反思。
1)傳福音是同在的概念
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們只會跟已信主的人做朋友嗎?雖然保羅在提摩太後書提醒我們,要為主分別為聖,預備自己被主使用,在教會一同追求認識主,這是在信仰成長中很需要的(提後2:22)。然而,若我們身邊只有基督徒朋友,要如何傳福音呢?耶穌主動跟不同的人做朋友,住在他們中間,主動參與他們的飯局,跟「罪人」吃飯,建立關係(馬可2:15)。其實,主已經把人放在我們的身邊,耶穌吩咐的大使命(馬太28:19),不一定要「遠」才是 「去」,從教會「去」到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未認識主的朋友、同學、家人「同在」,然後用心聆聽他們。
2)傳福音需要聆聽的心
我這些朋友中,有離開了教會的、有離開過再回教會的、有自稱小時候「被騙」到過教會的、有異教徒等。他們向我表達,很難跟基督徒討論信仰,因為他們的基督徒朋友很容易攻擊其他信仰、「關了門」、「活在自己的世界」等,讓他們難以被明白。原來若我們有一個開放的心,便可以有機會聆聽到他們的故事,知道他們心裡面的一些困惑、或曾經所受的傷害,明白那些阻擋着他們「信主」的荊棘。當明白了他們,求主讓我們有智慧回應,這需要我們平日反思信仰的功夫。
3)常反思信仰的重要
「基督教與其他宗教有甚麼分別?為甚麼一定是基督教?信仰對 你來說是甚麼?」朋友們都問我這些問題,「基要信仰課程」中,我們都討論到這些。你有曾經被基督犧牲的愛感動嗎?有與神建立「關係」嗎?這些都是其他信仰沒有,也不能取代的。對於我們必須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感性的經驗,基督信仰在我們的生命才會牢固、穩妥。若你沒有信仰反思,別人說了你就信,那就成為了「迷信」,也很容易搖擺不定,難以回應別人的「問題」。
4)傳福音是作好見証
主有祂的時間,我們不用強迫別人信主(這樣會成為反效果)。在職場中、家庭中,在生活大小事上,活出基督的生命,散發出「基督的香氣」,樂意作別人的朋友,幫助別人,為別人禱告。未信主的朋友,會在有需要的時候記得你,記得在我們生命中的主,相信主會親自感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