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前七世紀末至六世紀期間,是一個動盪的時代,它有著幾種特徵:政治變遷迅速、國際局勢混亂、武力抗爭慘烈、猶大國中反叛的勢力逐漸增加。當時代不僅有耶利米、那鴻、西番雅、以西結等先知事奉,還有很多的假先知活躍在其中。
我們很熟悉的先知哈巴谷亦處身於這個舞台之上,他與其他先知有所不同,一般先知是被神差到百姓中間來服事,而哈巴谷卻把自己和同胞的困惑帶到神面前。他所關注的是神的公義,如果神真是美善、公正、和掌權的,邪惡怎可能存在 ? 人生中許多不平的事大大的困擾著他。邪惡的存在構成他信心上的難處,怎可以容許罪惡這麼囂張 ? 怎可讓惡人吞滅比自己公義的人 ? 在痛苦的掙扎中,哈巴谷坦誠地、率直地向神申訴,要求回答。
神回應他,雖然神的回答並未為哈巴谷解決到知識上的問題,但為他帶來滿足以及積極生活所需的把握。他明白神仍掌權,邪惡終必滅絕。儘管世界局勢還是極其混亂,但哈巴谷能夠讓他的疑惑和觀望變成積極的信靠和喜樂的崇拜。他的信心經歷過嚴厲的試煉,並有所領會:
哈巴谷先知學懂了如何過得勝生活的方法,在這個罪惡橫行及囂張的世界中,我們幸好還可以從哈巴谷的經歷中學習。今天,我們是否覺得惡人當道 ? 我們是否覺得公義未能彰顯 ? 我們是否覺得神似乎隱藏了 ? 我們是否覺得神沒有回應這時代的禱告 ? 甚願我們像哈巴谷先知一樣站得高,看得遠,在這種視野及眼界下,能夠超越我們自身的局限,提升我們屬靈生命的層次。像保羅在林後4:8-9節的感受一樣:「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