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返教會一段時間以後,就會聽到很多有關於祈禱的教導。例如,我們祈禱的對象是誰,禱告的內容是甚麼,以及禱告的態度應該是怎樣等。雖然是這樣,我們在祈禱這件事情上,還是會遇到困難的。其中一個困難就是我們很容易放棄。我們向神祈禱了一、兩次,感覺神沒有回應我們,就會感到灰心失意。在這方面,耶穌曾經講過一個比喻,去鼓勵祂的門徒。
這個比喻記載在路加福音18章1-8節。在某個城裡,有一個官,既不懼怕神,也不尊重人。有一個寡婦常常到他那裡尋求幫助,請求他為自己伸寃。這個官雖然是一個不義的人,還是答應了寡婦的請求,因為不堪她的糾纏。寡婦的糾纏顯示了她的堅持和執著。既然寡婦的堅持可以影響一個不義的官,那麼我們的堅持更可以帶來神的回應。祂是那位既公義,又慈愛的神。祂一定會回應我們的禱告的。神很渴望我們能夠好像那位寡婦一樣,對禱告抱著一種堅持和執著的態度。
奧古斯丁是教會歷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哲學和神學家。在未信主之前,奧古斯丁沉溺在放蕩的生活中。還不到十八歲,他就和一名情婦同居,並且生下了一名私生子。奧古斯丁的媽媽知道兒子的光景惡劣,所以她一直沒有放棄為兒子祈禱。她為兒子祈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終於奧古斯丁在33歲那年信主受洗。信主後,奧古斯丁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神大大的使用他。媽媽在禱告上的堅持為奧古斯丁的人生帶來了美好的祝福。除了這個見證,另一個人的故事也是很值得我們欣賞的。十九世紀英國屬靈偉人喬治﹒穆勒是一個很愛禱告的人。從小時候開始,他就為兩位朋友能夠信主得救禱告。他一共禱告了六十三年的時間。兩位朋友都是很遲才信耶穌的。其中一位朋友是在穆勒最後一次主領的聚會中信主,而另一位是在穆勒去逝後才信主的。無論穆勒能否在生前看到自己禱告的果效,神都是回應和成就了他的禱告。我們的神就是一位這麼奇妙的神。
今日,我們又如何呢?我們有沒有為著身邊親友們的得救以及其他不同的事情堅持不斷地向神禱告呢?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我們實踐了多少呢?願意神祝福我們在禱告上有更多更大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