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篇84:5、7
上文提及,聖殿是以色列人「屬靈的家」。同樣,神把錦繡堂建立在錦綉這個小區之中,就是要我們體驗何謂「屬靈的家」。其實,神看重的是一個個家庭在真理中成長,而教會正是發揮著這個功能。因著神的愛,弟兄姊妹每週回到教會,並在聚會中獲得從神而來的心靈牧養。那麼,我們的教會又能否成為「屬靈的家」,讓每週前來朝見神的弟兄姊妹,享受在主裏敬拜和相聚的時刻?
最近,錦綉區內正進行翻新工程,引進了不少設施,商舖也有不同的轉變。相信每項規劃及調整,都是為了更切合區內居民需要,為居民的生活添上更多色彩。社區如是,教會亦如是。我們清楚,神看重人的生命,特別是我們屬靈的生命。因此我們時刻思想,如何善用疫情下的「新常態」,不論在線上、線下,都要抓緊機遇傳福音及牧養。作出這些新嘗試的目的,是希望教會能切合弟兄姊妹的屬靈需要,讓大家的靈命得以成長。
疫情之下,的確令大部分工作需要暫停,但神所賜的辦法和出路,總比困難多。正面來看,疫情令我們再思生命的意義,也令我們明白自身的限制,懂得更認真倚靠神。教會更希望,弟兄姊妹能多踏出一步,嘗試關心區內與教會未有任何連繫的居民。
牧者的使命,正是要把神的家——教會,打造成一個盛載恩典和愛的家,從而讓弟兄姊妹的心繫於神家。不知大家有否留意到,外語肢體每週敬拜時所展現的開心和活潑?她們有為數不少的人,在前來香港工作後才認識神。她們能夠在香港這異鄉信主,是我們本地肢體值得感到驕傲的。因為我們不用遠赴別國,就能把福音傳播到她們的心靈,使她們成為基督的門徒。她們有如詩人描述般,活現出一幅朝聖的圖畫:各人力上加力,每週來到禮拜堂中朝見神!
求主賜下屬靈的眼光,讓我們看到教會每位肢體,都是神所愛的。每星期的崇拜,有接近一千人回到這「屬靈的家」敬拜。當中,不同群體有其各自的需要。對於正尋覓人生方向的青少年,教會有給予他們指引嗎?有根據聖經真理來栽培他們嗎?是的,我們未必完全了解他們的想法,但我們有責任讓他們感受到,這個教會確實是他們「屬靈的家」。
讓我們因著基督,憑信心宣告,這家是「永生神的教會,真理的柱石和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