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一次深刻且歉疚的經歷。

  某學期結束前最後一日的課堂,見後排幾個學生跟男班長不時在竊竊私語;最後一堂都不能專心上課,連平日乖巧聽話的班長也學壞了,心中有點兒憤慨、失望!下課鐘聲響,全體起立,男女班長前來送上多謝咭和禮物,好感動!猛然想到,他們剛才是在簽名、收集禮物錢;最後的一課,愛心的行動,是情有可原的;感恩沒責怪他們,否則尷尬萬分。

  聖經教導:「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

  每個人都想盡速表達自己的意見、感受來說服他人;過程中遇到不同觀點時,難免會引發情緒。快快的聽指要敏銳、專注地聆聽對方的說話,要設身處地了解對方所關注的。該次事件雖不涉及「聽」,但我反省到,在處理事情時,不要太早下定綸,定要先了解真相,然後才表達意見、情緒,切勿過早妄下判言;尤其在爭辯中,更要勒住舌頭、謹慎言語,說話太多,會帶來反效果,「言語多,就顯出愚昧。」(傳5:3下)

  「慢慢的說」,就是要謹慎地作出回應;不要輕信,也不要急於批駁,要耐心、平靜地等他人表達意見後,再作定奪;否則容易鑄成大錯,自顯愚昧、自招羞辱!「謹守口的,得保生命;大張嘴的,必致敗亡。」(箴13:3)

「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其實是自我控制情緒的一種方法。每個人都有情緒、有發怒的時候,上帝告誡我們: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緊接的下一句是「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4:26-27)。發怒時,人最不容易控制情緒,會說一些不該說的過份話,做一些不該做的激烈行動,傷害他人身心靈、更羞辱上帝的名字!其實,憤怒是可以控制的,人只要稍為冷靜,就有空間去釐清原委,不致魯莽誤事了。「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箴19:11),「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控制自己脾氣的,強如取城。」(箴16:32)。不隨意發洩情緒者就是智慧的人。

  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這才能成就上帝的義。若不快聽、慢說,結果就是發怒,失見證、敗壞主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