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2018年10月起,我們為尼泊爾青少年開設了非華語中學生團契NCS Youth Fellowship,隔週六在錦宣加恩樓舉行。自從疫情開始,因應學校停課,我們也不能接待學生到教會出席該團契了。至於在伯特利中學舉行的非華語生團契、聖經課堂、福音營、信仰講座和見證會等,全部都暫停或取消了。連平日在校內與學生見面的機會都沒有了,難道就這樣停止向尼泊爾人傳福音和栽培嗎?

上帝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回顧今年二月至現在,上帝的恩手帶領著非華語生的成長和尼泊爾事工的進行,筆者和弟兄姊妹一齊見證主的恩典如下 :

一、網上團契:

在網上zoom開團契,給尼泊爾青少年參加的,每星期兩次聚會,中一學生於星期四參與,中二及中三學生於星期三參與。雖不能像以前在教會進行遊戲活動,卻透過疫情下的事件,從談論生死入題,向學生講解整個福音內容,先後有七位學生在網上團契相信接受耶穌!然後用六個星期向他們做栽培,講述上帝給信主的人的六份禮物 (罪得赦免、真自由、永生、新生命、神兒女的名份、聖靈印證)。

本以為對青少年是沉悶嚴肅的課題,卻引起他們的興趣去討論,他們又讀經文,又輪流開聲禱告。感謝讚美上帝的作為!

二、中文班和信仰分享:

由去年年中起,每星期舉行兩次中文班,分別在錦田和元朗舉行,對象是尼泊爾成人;但二月起因疫情而要暫停舉行,起初改為邀請學員來到錦宣,後來更要改為在網上進行。雖然時間和地點不斷改變,但他們繼續學中文,並樂意聆聽我們分享聖經真理和見證,認真討論、思考和發問,我們為此感恩,更願福音種子在他們心中發芽生長。

三、探訪的機遇:

因應疫情,筆者不能在學校裡見到尼泊爾學生,心中記掛他們,到底他們在家生活如何?有多少防疫意識呢?有足夠防疫物資嗎?網上課堂的學習如何?他們的家人有沒有失業?經濟如何?曉得如何申請防疫基金的資助嗎?

在疫情期間進行探訪,是要格外小心,並求主保護筆者和所接觸的人。感謝主的保守,這段日子,能去到不同學生的住處樓下或附近見面,包括元朗、錦田、天水圍、油麻地和佐敦。其中四個家庭更可入屋探訪,最好的家訪理由就是問候近況及送贈防疫物資。疫情之下,很多人需要被關懷。例如某個單親家庭的唯一支柱失業了;一位家長天天照顧三位留在家中的子女,壓力也不少。可以跟這些尼泊爾家庭建立關係起來,感謝主的預備和帶領!

四、學生為別人帶來祝福:

多人染病,前線醫護人員承受的壓力尤其沉重。我們除了與學生一起為病者、痛失親友的人、及醫護人員等祈禱,又鼓勵他們繪畫心意卡。有六位尼泊爾中學生共繪畫了17張心意卡,從他們手上收集過來,經一輪傳遞和簽名後,就寄到13間醫院去。這群尼泊爾少年不但有繪畫的天分,文字的表達也相當美妙,他們能用行動去為醫護人員送上關懷和祝福,實在感恩!

 

結語:

原來在疫情之下,我們仍可以、也必須要把握機會去向人傳福音和做栽培。過去三年多以來,很感謝上帝感動一群錦宣的弟兄姊妹,以不同形式參與尼泊爾人的福音工作,這是跨文化和跨語言的服事,挑戰甚多;但同時,大家可以一齊見證「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羅1:16)」,不分種族的!

(註: 陳靜娟姑娘為本堂的外語傳道,負責尼泊爾事工及伯特利中學非華語生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