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肆虐多月,影響各個階層,對學生來說最大影響就是課堂和作息、考試與暑假的安排,而對應屆DSE考生或應屆大專畢業生來說,有再深一層的影響,比歷屆背負更多的憂慮。
由眼前的「憂慮worry」,透過想像力,演變成對未來的恐懼及焦慮。特別今時今日喜歡看圖像和影片多於文字,讓人像置身現場,帶來更強感受。雖然想像力本身是中性,既可帶給我們快樂,亦可帶給我們恐懼。但當恐懼配合想像力,在腦海中反覆循環,會誘發焦慮與低落心情,並逐漸感到「憂鬱upset / depressed」(由憂慮演變成憂鬱)。面對憂鬱,雖有許多不同解決方法,但始終預防勝於治療。除了注意休息,定期運動外,另一個預防方法就是面對憂慮,特別是對未來的憂慮。
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4)。這句話很重要,當中有兩個理由:第一,因為明天的世界會如何,我們無法掌握 (雅4:14)。正如上年12月有誰料到疫情會演變成全球大流行?而疫情何時完結,有誰可肯定?。第二,今天的難處今天當就夠了。如果今天還要憂慮明天,今年還要憂慮明年,累積起來的憂慮實在太多,太沉重了。而且,耶穌要拯救我們,除了脫離罪惡捆鎖、得著永生外,亦要拯救我們,脫離成績的捆鎖、比較的捆鎖,讓我們內心活得自由。
雖然有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般人認為憂慮有益處︰「因為憂慮失去健康,就會小心飲食;憂慮被車撞,就會小心過馬路」。我認為這種憂慮,並非主耶穌要說的憂慮。耶穌說的是不為明天,不為未來的事情憂慮,因為那些憂慮可能永遠不會發生。例如明天有測驗,今天溫習好。但不要擔心「明天考不好,就等於一世要掃街」。事實上,我認為小心飲食、小心過馬路,不算是「憂慮」,而是「考慮」。考慮到健康而小心飲食,考慮到安全而小心過馬路,是非常積極、有建設性。
除了不要為明天憂慮,再進一步憑信心「將一切憂慮卸給神」(彼前5:7),因為神愛你、顧念你。「卸膊」不要有,但將憂慮「卸給神」就很需要。而且你並不孤單,有很多聖經中的詩人也能夠明白你,因為他們都經歷過困難,留下詩篇給我們︰「我懼怕的時候要倚靠你。我倚靠神,我要讚美他的話語;我倚靠神,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詩篇56:3-4)。而箴言12:25說「人心憂慮,就必沉重;一句良言,使心歡樂」;有時少少幽默感,足以幫助你減少憂慮,就像Apple Siri對DSE考生的勉勵︰「俾啲掙扎!你一定得架!」。
Have Faith. Be a Warrior, not a Worr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