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凡聽了我這些話又去做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
風吹,雨打,水沖,撞擊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
凡聽了我這些話而不去做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
風吹,雨打,水沖,撞擊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厲害。」
太7:24-27
登山寶訓,是主耶穌一篇很重要的教導,是關於天國的價值,亦是主耶穌與祂的跟隨者的一種信仰價值與關係,記載於馬太福音第五至第七章。在主耶穌結束登山寶訓之前,祂以上述經文作了一個總結。
這總結提出了一個比較,聰明人與無知人的比較。聰明人「聽而去做」,無知人「聽而不做」,而兩種行為亦有不同的後果,前者像在磐石上的房屋,不怕風吹雨打,並且最後不會倒塌,後者像在沙土上的房屋,經不起風吹雨打,最後倒塌了。
這總結亦是一種選擇,你可以選擇作一個聰明人,亦可以選擇作一個無知的人,從結果看,應該無人願意作無知的人,但現實上,我們仍可以見到不少這類無知的人。為甚麼呢 ? 主耶穌在6:13-14節已解釋了: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通往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通往生命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窄門是生命之門,寬門是滅亡之門,但進窄門的人少,進寬門的人多。生命與滅亡,理應選擇生命的多,選擇滅亡的少,為何相反呢 ? 答案在找到的人少,而找到的人願意「聽了就去做」的更少。
登山寶訓講論的,是天國價值觀,從八福開始,就要有「為義受迫害」的天國觀,最後達致要愛你的仇敵,這是天國對於「人際關係」的價值觀,我們能否「聽了就去做」 ?
「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神,又服侍瑪門」,這是天國價值的財富觀,我們能否「聽了就去做」 ?
「所以,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叫人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裏和街道上所做的,故意要得人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你施捨的時候,不要讓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好使你隱祕地施捨;你父在隱祕中察看,必然賞賜你」。這是天國價值的社區觀念,要求我們要隱祕地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我們能否「聽了就去做」 ?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是天國在人間的祈願,是天國將濟、卻未濟的實踐,亦需要每個信徒都要在言行上活出這種信仰行為,我們能否「聽了就去做」 ?
當主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這條道路,所論述的真理,所達致的永恆生命,就是天國的價值。天國價值同時是一種踐行的指標及路向,人從呼召中藉主耶穌進入這種天國價值觀之內,當我們在地上實踐這種天國的價值觀時,就好像登山寶訓中所論述的「鹽和光」一樣,是沒有人不會看見,以及沒有人不被影響的,因此,當我們在實踐天國的價值時,天國就降臨在人間了。
弟兄姊妹,你願意「聽了就去做」嗎 ? 你願意讓生命像房子建造在磐石上嗎 ?
請參與教會在4月30日舉辦的讀經日營,一起讓神的話語在我們生命上紥根,並踐行神對我們的呼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