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牧者之言

「『DSE考生』的結局近了」 鄺寶賢傳道

 

 

「DSE考生」的結局近了

  DSE文憑試即將放榜,等放榜的少年基督徒大概不會看到本文,因為預期他們正參與少年崇拜,而本文只刊登在成人崇拜程序表,所以正在閱讀本文的你,按理不是少年人,而是關心少年人的父母、長輩、或少年服侍者。

  參考往年報章所做的街頭訪問,考過DSE的受訪者對於聽到別人鼓勵自己「盡咗力就得」時會感到無奈,因為「考DSE可以唔盡力嗎?」。反而期望「屋企人唔好怪我就得囉」或者「唔好理我,基本上你講咩都踩地雷」。對於如何關懷考生,相信大家都會參考不同專家建議,我也不多講,大致上就是不要否定考生情緒,陪伴比安慰重要、明白比問題解決重要、人比成績重要等等。

適切於身處DSE的經文:

  對於適切考生的經文,自問沒有箴言,只能借用去年在少崇宣講的信息,盡量長話短說。考生的處境有點像保羅的傳道旅程,林後十一章提到保羅曾經「被鞭打五次,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又遭到海難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掙扎。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勞碌困苦,常常失眠,又飢又渴。忍飢耐寒,赤身露體」。假如從少年人世界去看,DSE歷程是這樣的︰「被小考五次, 被中期考三次,被大考了一次。又遇到突擊測驗三次,心情一晝一夜跌在深海裡掙扎。又屢次通宵溫習,遭貼錯題的危險、聽錯範圍的危險、被仇人整的危險。勞碌困苦,常常失眠。係自修室又飢又渴,忍飢耐寒、忍住大小二便霸住個位,慘過赤身露體」,除了這些讀書的事以外…(不多說了)

「保羅」的結局近了:

  腓立比書四章保羅提到「應當靠主站立得穩」「要靠主常常喜樂」,這樣說並非在隔岸觀火講風涼話,反而他當時被囚、命懸一線,以為自己在世的結局近了。

  能夠在患難中「喜樂」,第一個秘缺是︰「在主裡、靠著主」,以主的眼光去看事情背後帶來的永恆價值。保羅看見自己勞苦牧養的信徒同心合意興旺福音,就充滿喜樂。假如考試讓人知道自己學業程度,考試的困難亦讓人知道自己對耶穌的信任程度。做基督徒看重的不是信主多少年,而是在主裡的歷練。考試是個歷練,在我眼中只有經過歷練的生命才會成長,這就是考試的永恆價值。

  另一個「喜樂」秘訣亦跟在主裡有關,因為「在主裡的並不孤單」,反而有一群屬主的同伴(腓四10)。保羅知道同伴即使不能見面、亦沒有忘記自己,就感到喜樂。在教會中少年人並非單打獨鬥,反而有一班導師和少年人一起面對,考生的名字更刊登在教會程序表,被眾多成年同伴記念。

  一句老生常談的話,一試並不能定生死,一試成績不代表一生成敗,對於基督徒考生更是,然而面對考試威脅有何出路?出路就是,確實相信耶穌才是真正主宰。無論點輸都好,那位連死亡都戰勝的主,在十架上所贏取的、足夠抵銷所有你輸掉的、足夠為你人生包底,而不是靠父母包底送你出國,而是靠主為你人生包底。

DSE放榜前夕祈禱會:

  7月10日星期二晚教會將舉辦「放榜前夕祈禱會」,當中有詩歌、信息、見證分享,亦有愛筵及祈禱時間,費用全免,歡迎應屆考生、考生同學、朋友、家人,並各位關心少年人的同伴一同參與,用行動表達對考生的支持,用禱告承托他們的生命。